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彈花匠信聽從老祖母的安排,上到自家的閣樓上取下了一套彈花的工具。彈花匠信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自己的家裏就有了彈仙果花用的家藝:那張彈花弓足有一丈九尺九寸長,一尺九寸九分寬,木板厚一寸九分,彈花匠信聞得出木板上馨香的楓葉樹味道來,那弓弦是由一根山藤蔓拉扯起來的,卻纖細得像一根繡花針大小,在偌大的木弓上繃得鐵緊。那一對彈花錘和壓花時的磨花盤都是取自清一色的紫檀樹,一對彈花錘各自重達九斤九兩,磨花盤是從一棵千年大樹上裁得的一截,它圓得像一口大鐵鍋的木蓋子,卻有九寸九分厚,一般的壯年人未必能夠隨意將它搬起。
要緊的是,這一套彈花家藝,每一個單件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被人的雙手長期磨礪過的痕跡,弓弦因了彈花錘的打撥而亮閃閃迷人,大而長的弓子上留下了手指合力捏掐成的五個深窩,紫檀樹的彈花錘除了光滑明亮外,彈花時與弦線接觸的部位也被勒得溜溜的發光,那只大磨花盤由於長期磨蹭,不僅圓溜發光,直接磨花壓花的一面已經細致得有點像女人臉上的皮膚,這樣的家藝,後來者使用它們必定會得心應手。
彈花匠信對這些嚇唬人的彈花家藝望而卻步,瞎眼睛曾祖母深知他的疑慮,焚香凈手拜過佛之後,取下了掛在胸前的佛珠,只見她摸索著抓起了彈花弓上的楓樹皮背帶並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身子往前一貓,將彈花弓的一端抵穩在腹部,伸出那只像一根枯柴的胳膊,幹瘦的手穩穩地抓緊了弓沿,再站直身子時,一張大弓被她架在身上並平端如水,與此同時,一個九斤九兩重的彈花錘已被她的另一只手握住了真起來。瞎眼睛曾祖母沒有呵出一口粗氣,側過頭來對著彈花匠信微笑了一下,她手上的彈花錘徑直往那根細細的弓弦上一壓,只聽得嘟——的一聲長鳴,彈花匠信的耳鼓被敲得發癢癢,木板墻壁也顫攸攸地生樂。
彈花匠信沒有再猶豫,他從瞎眼睛曾祖母手上接過彈花弓,學著老人家的架勢,竟也不怎麽費勁就把那把大得嚇唬人的彈花弓端了起來,同時也將彈花錘握在了手上,這時他才發現,彈花弓和彈花錘只要到了他的手上,竟會像拿個平常物件一樣輕微。彈花匠信也學著瞎眼睛曾祖母的姿勢,用九斤九兩重的紫檀樹彈花錘在山藤蔓做的弓弦上撥拉了一下,清脆攸揚的聲音在屋裏響起,很快又傳到了屋外並傳到了曠野裏,吸引住了老白果樹上的喜鵲兒和那個拖著一對雙胞胎小崽崽的老母牛,就連白果河裏那些玩著捉迷藏游戲的小魚兒也蹦得更是歡更是樂。
從此,彈花匠信家的木屋裏每天晚上都有了彈花匠信用那張楓葉樹大弓和紫檀樹重錘彈出的美妙聲音,白果園每天晚上都會響起聽得人發癡的仙樂,它迷住了白果園的男女老少,迷住了月亮,迷住了星星,也凝住了漫漫長夜。
染布匠信由瞎眼睛曾祖母或者老祖母妙手把手教會,她從蘭寶寶的小窩兒上抽取出來一根又一根細絲,老祖母妙讓染布匠信像彈花匠信一樣爬到自家的閣樓上取下來一架紡車和一架織布機。染布匠信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自己的家裏有了這麽一架紡車,它的支架是用紫檀樹做成的,由一十六片中間大而兩頭小的楓葉樹木枋分成兩組組合成圓形的紡輪,連結楓葉樹木枋兩端的是一種產自筆架山上的荊條,這架紡車也是經年作久了的,那個紡輪上的搖柄已被人手摩擦得圓溜光滑,搖車時手握的一端已遠遠小於另一端,使整個搖柄快要成為一個一頭大一頭細小的木錐。
染布匠信用手抹去紡車上的灰塵,紫檀樹和楓葉樹的馨香撲鼻而來。那架織機的機架是用楓葉樹木枋做成的,機頭卻全是紫檀樹,機架輕巧牢固,機頭沈重結實,一大堆長長短短的木枋,經由瞎眼睛曾祖母和老祖母隨手一拼,很快成為一架完整的織機,快要占據了半間屋子。染布匠信幾次向瞎眼睛曾祖母和老祖母妙詢問紡車和織機的來歷,兩個老人只是淡淡一笑,並不回答,這給染布匠信留下了一直沒有解開的迷團。
與彈花匠信不同的是,染布匠信從瞎眼睛曾祖母那裏學會了使用紡車和織布機時,時令早已進入到初春季節,蘭寶寶們是在染布匠信的家裏度過了一個溫暖的冬天。而這個冬天,彈花匠信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整天都弓不離身,錘不離手,少去了到老白果樹底下和白果河邊玩耍游戲的樂趣。經由彈花匠信的雙手彈出來的仙果花,在外人看來是一堆又一堆純凈的白雪,但在他和瞎眼睛曾祖母的眼裏卻是天上摘下來的五彩雲霞。經由染布匠信的一雙巧手紡出來的蘭寶寶絲,在別人看來只是綿綿不斷的純凈的白線,只有瞎眼睛曾祖母和染布匠信分得清它們有七種顏色,仿佛是從天上摘下來的一道七彩虹雲。
春暖花開的時候,染布匠信按照瞎眼睛曾祖母的吩咐,把出窩的蘭寶寶送回到筆架山的白果樹上,這些長大的蘭寶寶在生下她們的小崽崽以後,也變成會飛的花蝴蝶,離開了孕育她們生命的筆架山,不知去向。這個時候,去年收獲的仙果花已經全部彈完了,彈花匠信放下了架在身上的彈弓和手裏的紫檀樹木錘,將仙果花的花籽種植到仙桃樹園裏,每天都要到仙桃果園子裏澆水、松耕,陪著瞎眼睛曾祖母在仙桃果園子裏念經、拜佛。
就在這年春天,老母牛的一對雙胞胎小崽子長成了他們的母親一樣高大,從此不再啃著老母親的奶頭走路,使得他倆的母親省卻了成天被兩個不知事的家夥咬痛奶頭的煩惱。但這兩個家夥依然不肯離開他倆的老母親半步,無論是上筆架山吃草,還是下到白果河裏飲水,總要拖在母牛的屁股後面緊跟著不放松,像是剪不斷的兩條大尾巴。也就在這個春天,老祖母妙對瞎眼睛曾祖母說,這一對雙胞胎小牛兒得有個正式的名字了,不能再叫小崽崽了,如果還叫它們小崽崽,這兩個頑皮的家夥是不肯聽話的。
瞎眼睛曾祖母覺得老祖母的話在理,就在當天晚上,兩個老女人跪倒在如來佛祖和觀世音娘娘面前,焚香磕頭之後,又是求卦又是念經,約摸過去了一個時辰,兩個老婦人才從佛祖和觀世音娘娘面前站起來。瞎眼睛曾祖母對染布匠信和彈花匠信的老祖母妙說:
“佛祖說,小公牛長得像我們的彈花匠信,佛祖賜給它的名字叫做‘小奔’;觀世音娘娘說,小母牛長得像我們的染布匠信,觀世音娘娘賜給它的名字叫做‘小妙’。”
老祖母妙似乎有點不樂意,她疑惑地看著瞎眼睛曾祖母,問道:
“小公牛叫做‘小奔’,這名字真是好,只是這小母牛叫做‘小妙’,同我一個名字,我也成了小母牛了?”
瞎眼睛曾祖母不加思索地回答道:
“觀世音娘娘賜的名字哩,這可是小母牛的福氣啊!你也是現存的觀世音娘娘喲!”
瞎眼睛曾祖母回頭再看一眼染布匠信和彈花匠信的老祖母,也就是那個叫過妙的曾經美艷無比的女人,見她的臉上還布著疑雲,就鄭重地對她說:
“興許,小母牛是“貓”的前生投的胎哩,你怎麽能夠說我們的“貓”已經死了呢?‘大奔’沒有死,種田佬忠沒有死,‘貓”也沒有死,麒麟還在筆架山,長須龍家族也還藏在白果河哩!”
染布匠信和彈花匠信的老祖母不肯再聽瞎眼睛曾祖母的絮叨,嘴角綻出一絲淡淡的笑,心裏頭暗暗念道:
“這瞎眼睛曾祖母怕是真的瘋了!”
但是,這老祖母也沒有對小母牛取名叫‘小妙’表示不滿意或者說是反對。
既然“小奔”已經長成了能夠出力的大牛,就必須學會幹田地裏的活計,彈花匠信把調皮的“小奔”帶到白果河邊的水稻田裏,為這個可愛的家夥架上了牛軛,“小奔”可能是由於初學耕地而覺得好奇,它才進到水田裏,讓彈花匠信把牛軛架上肩膀,沒有等到小主人叱喊,就自個兒在水田裏奔跑如飛。
彈花匠信急得跟在它的屁股後面追趕,卻沒有追上它,彈花匠信就站在水田的田壟上直跺腳,跺著腳,還指著可恨的“小奔”呵斥起來,站在近處觀看的瞎眼睛曾祖母一邊手撚佛珠一邊像當上了神仙似的哈哈大笑,直笑得彎下那老朽的腰身不肯直起,眼淚流淌了一臉,就差沒有連人帶著佛珠滾進水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要緊的是,這一套彈花家藝,每一個單件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被人的雙手長期磨礪過的痕跡,弓弦因了彈花錘的打撥而亮閃閃迷人,大而長的弓子上留下了手指合力捏掐成的五個深窩,紫檀樹的彈花錘除了光滑明亮外,彈花時與弦線接觸的部位也被勒得溜溜的發光,那只大磨花盤由於長期磨蹭,不僅圓溜發光,直接磨花壓花的一面已經細致得有點像女人臉上的皮膚,這樣的家藝,後來者使用它們必定會得心應手。
彈花匠信對這些嚇唬人的彈花家藝望而卻步,瞎眼睛曾祖母深知他的疑慮,焚香凈手拜過佛之後,取下了掛在胸前的佛珠,只見她摸索著抓起了彈花弓上的楓樹皮背帶並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身子往前一貓,將彈花弓的一端抵穩在腹部,伸出那只像一根枯柴的胳膊,幹瘦的手穩穩地抓緊了弓沿,再站直身子時,一張大弓被她架在身上並平端如水,與此同時,一個九斤九兩重的彈花錘已被她的另一只手握住了真起來。瞎眼睛曾祖母沒有呵出一口粗氣,側過頭來對著彈花匠信微笑了一下,她手上的彈花錘徑直往那根細細的弓弦上一壓,只聽得嘟——的一聲長鳴,彈花匠信的耳鼓被敲得發癢癢,木板墻壁也顫攸攸地生樂。
彈花匠信沒有再猶豫,他從瞎眼睛曾祖母手上接過彈花弓,學著老人家的架勢,竟也不怎麽費勁就把那把大得嚇唬人的彈花弓端了起來,同時也將彈花錘握在了手上,這時他才發現,彈花弓和彈花錘只要到了他的手上,竟會像拿個平常物件一樣輕微。彈花匠信也學著瞎眼睛曾祖母的姿勢,用九斤九兩重的紫檀樹彈花錘在山藤蔓做的弓弦上撥拉了一下,清脆攸揚的聲音在屋裏響起,很快又傳到了屋外並傳到了曠野裏,吸引住了老白果樹上的喜鵲兒和那個拖著一對雙胞胎小崽崽的老母牛,就連白果河裏那些玩著捉迷藏游戲的小魚兒也蹦得更是歡更是樂。
從此,彈花匠信家的木屋裏每天晚上都有了彈花匠信用那張楓葉樹大弓和紫檀樹重錘彈出的美妙聲音,白果園每天晚上都會響起聽得人發癡的仙樂,它迷住了白果園的男女老少,迷住了月亮,迷住了星星,也凝住了漫漫長夜。
染布匠信由瞎眼睛曾祖母或者老祖母妙手把手教會,她從蘭寶寶的小窩兒上抽取出來一根又一根細絲,老祖母妙讓染布匠信像彈花匠信一樣爬到自家的閣樓上取下來一架紡車和一架織布機。染布匠信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自己的家裏有了這麽一架紡車,它的支架是用紫檀樹做成的,由一十六片中間大而兩頭小的楓葉樹木枋分成兩組組合成圓形的紡輪,連結楓葉樹木枋兩端的是一種產自筆架山上的荊條,這架紡車也是經年作久了的,那個紡輪上的搖柄已被人手摩擦得圓溜光滑,搖車時手握的一端已遠遠小於另一端,使整個搖柄快要成為一個一頭大一頭細小的木錐。
染布匠信用手抹去紡車上的灰塵,紫檀樹和楓葉樹的馨香撲鼻而來。那架織機的機架是用楓葉樹木枋做成的,機頭卻全是紫檀樹,機架輕巧牢固,機頭沈重結實,一大堆長長短短的木枋,經由瞎眼睛曾祖母和老祖母隨手一拼,很快成為一架完整的織機,快要占據了半間屋子。染布匠信幾次向瞎眼睛曾祖母和老祖母妙詢問紡車和織機的來歷,兩個老人只是淡淡一笑,並不回答,這給染布匠信留下了一直沒有解開的迷團。
與彈花匠信不同的是,染布匠信從瞎眼睛曾祖母那裏學會了使用紡車和織布機時,時令早已進入到初春季節,蘭寶寶們是在染布匠信的家裏度過了一個溫暖的冬天。而這個冬天,彈花匠信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整天都弓不離身,錘不離手,少去了到老白果樹底下和白果河邊玩耍游戲的樂趣。經由彈花匠信的雙手彈出來的仙果花,在外人看來是一堆又一堆純凈的白雪,但在他和瞎眼睛曾祖母的眼裏卻是天上摘下來的五彩雲霞。經由染布匠信的一雙巧手紡出來的蘭寶寶絲,在別人看來只是綿綿不斷的純凈的白線,只有瞎眼睛曾祖母和染布匠信分得清它們有七種顏色,仿佛是從天上摘下來的一道七彩虹雲。
春暖花開的時候,染布匠信按照瞎眼睛曾祖母的吩咐,把出窩的蘭寶寶送回到筆架山的白果樹上,這些長大的蘭寶寶在生下她們的小崽崽以後,也變成會飛的花蝴蝶,離開了孕育她們生命的筆架山,不知去向。這個時候,去年收獲的仙果花已經全部彈完了,彈花匠信放下了架在身上的彈弓和手裏的紫檀樹木錘,將仙果花的花籽種植到仙桃樹園裏,每天都要到仙桃果園子裏澆水、松耕,陪著瞎眼睛曾祖母在仙桃果園子裏念經、拜佛。
就在這年春天,老母牛的一對雙胞胎小崽子長成了他們的母親一樣高大,從此不再啃著老母親的奶頭走路,使得他倆的母親省卻了成天被兩個不知事的家夥咬痛奶頭的煩惱。但這兩個家夥依然不肯離開他倆的老母親半步,無論是上筆架山吃草,還是下到白果河裏飲水,總要拖在母牛的屁股後面緊跟著不放松,像是剪不斷的兩條大尾巴。也就在這個春天,老祖母妙對瞎眼睛曾祖母說,這一對雙胞胎小牛兒得有個正式的名字了,不能再叫小崽崽了,如果還叫它們小崽崽,這兩個頑皮的家夥是不肯聽話的。
瞎眼睛曾祖母覺得老祖母的話在理,就在當天晚上,兩個老女人跪倒在如來佛祖和觀世音娘娘面前,焚香磕頭之後,又是求卦又是念經,約摸過去了一個時辰,兩個老婦人才從佛祖和觀世音娘娘面前站起來。瞎眼睛曾祖母對染布匠信和彈花匠信的老祖母妙說:
“佛祖說,小公牛長得像我們的彈花匠信,佛祖賜給它的名字叫做‘小奔’;觀世音娘娘說,小母牛長得像我們的染布匠信,觀世音娘娘賜給它的名字叫做‘小妙’。”
老祖母妙似乎有點不樂意,她疑惑地看著瞎眼睛曾祖母,問道:
“小公牛叫做‘小奔’,這名字真是好,只是這小母牛叫做‘小妙’,同我一個名字,我也成了小母牛了?”
瞎眼睛曾祖母不加思索地回答道:
“觀世音娘娘賜的名字哩,這可是小母牛的福氣啊!你也是現存的觀世音娘娘喲!”
瞎眼睛曾祖母回頭再看一眼染布匠信和彈花匠信的老祖母,也就是那個叫過妙的曾經美艷無比的女人,見她的臉上還布著疑雲,就鄭重地對她說:
“興許,小母牛是“貓”的前生投的胎哩,你怎麽能夠說我們的“貓”已經死了呢?‘大奔’沒有死,種田佬忠沒有死,‘貓”也沒有死,麒麟還在筆架山,長須龍家族也還藏在白果河哩!”
染布匠信和彈花匠信的老祖母不肯再聽瞎眼睛曾祖母的絮叨,嘴角綻出一絲淡淡的笑,心裏頭暗暗念道:
“這瞎眼睛曾祖母怕是真的瘋了!”
但是,這老祖母也沒有對小母牛取名叫‘小妙’表示不滿意或者說是反對。
既然“小奔”已經長成了能夠出力的大牛,就必須學會幹田地裏的活計,彈花匠信把調皮的“小奔”帶到白果河邊的水稻田裏,為這個可愛的家夥架上了牛軛,“小奔”可能是由於初學耕地而覺得好奇,它才進到水田裏,讓彈花匠信把牛軛架上肩膀,沒有等到小主人叱喊,就自個兒在水田裏奔跑如飛。
彈花匠信急得跟在它的屁股後面追趕,卻沒有追上它,彈花匠信就站在水田的田壟上直跺腳,跺著腳,還指著可恨的“小奔”呵斥起來,站在近處觀看的瞎眼睛曾祖母一邊手撚佛珠一邊像當上了神仙似的哈哈大笑,直笑得彎下那老朽的腰身不肯直起,眼淚流淌了一臉,就差沒有連人帶著佛珠滾進水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